第113章 乐怡时代的到来……-《穿成年代文的极品女配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乐怡看了半响,“这里可以建一个小商场,看看能不能造个六层,一层开店,二三层开超市,五六层开餐饮。”

    乐国荣不明白了,“不是要开服装厂吗?”

    乐怡指了指这巴掌大的地方,“这么小折腾不开,建厂要考虑长远,最起码要考虑到这二十年的发展,城市迟早要扩张,这里的厂迟早会拆走。”

    “这里建个商场,去别的地方挑一块大点的地建厂,好好经营,往后五十年都不用愁了。”

    她为父母考虑了一下,小商场建成了,就算不是自己经营,租给别人,光靠这些租金也能生活的很好。

    这是一条退路,保证他们衣食无忧。

    至于厂区,还是得去郊区规划,那边拿地也便宜。

    乐国荣夫妻俩都很心动,国人赚了钱就喜欢买房买铺买地,这喜好写在每一代人的基因里。

    “但,我们没有那么多钱。”

    乐怡早就替他们想好了,“拿家里的房子去抵押吧。”

    比刚买时,这房价已经涨了点。

    吴小青觉得不妥当,“那是你的房子。”

    “所以,只是借你们抵押。”乐怡手头确实没有多少钱,全换成了实验器材,赌赢的钱进了股市。

    录音笔和mp3还在投入生产中,估计要到明后年才能分红。

    科研经费她不能挪用。

    但她有物业。

    她虽然不介意将房子给父母,但也不想惯的他们一身臭毛病,将人养废了。

    不指望他们赚大钱,只要健健康康,能养活自己就行。

    最后,还是拿去抵押了,买下制衣厂和地皮,也不急着推掉上面的建筑,吴小青开始搞事业了。

    等干出一点名堂,挣了钱再按乐怡的思路走。

    现在没钱,说什么都没用。

    乐怡这边的进展很慢,莫老给她拨了几个助手过来,但怎么说呢?都有点莫名的傲骨,不愿意听她的命令行事。

    人家都是名牌大学研究生,心高气傲,根本不愁没有好单位接收。

    乐怡是懒的调教人,太忙了,没有这个时间和精力。

    她将人退了回去,只留下两个老实的助理,但性格就是拨一下动一下,这也蛮愁人的。

    她有心要挖点人过来,但问题是,她对哪些人有本事一无所知。

    光看资料,也看不出什么。

    她眼珠转了转,有了主意,“老师,不如办一个全国性质的计算机智能大赛吧?物理竞赛也搞起来,要让大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嘛。  ”

    不管是计算机,还是手机,都需要一个团队操盘,每年的升级维护,bug处理,都需要团队合作。

    还有,最重要的是创造力。

    每年都在新科技出现,要保持绝对的统治权,得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搞研发。

    而她的精力真心不够。

    计算机研究所那边好是好,但她没有发言权。

    她早想好了,一开始就以评委的身份亮相,不信压不住选手。

    莫老嘴角抽了抽,让全国的计算机物理人才供你挑选,你真敢想。

    但,也不是不可以。

    “我去试着提一下。”

    他不是很有信心,但没想到一提就通过了,过完年就启动。

    主要是上面也想选拔一批人才出来,给出了丰厚的奖励条件,有保送国外继续深造的,有选拔进顶尖实验室的。

    昔日乐怡靠刷比赛改善家庭条件,如今,她能让比赛为她服务了。

    这也蛮神奇的。

    乐怡更关注一件事,“老师,你这边的移动通信系统研究出来了吗?”

    她特意将这个通信系统难题扔给了老师,莫老对此很感兴趣,召集了无数科研人才一起研究。

    “还在攻克技术难关。”莫老有些犯愁,乐怡去年就提供了可操作的思路,但这难度挺大的。

    乐怡也不是全能,她只知道大致的方向,但对于研究人员来说,指明方向已经算是成功了一半。

    全国的精英汇聚一堂,总有办法的,莫老是物理界泰斗,头把交椅,理论实际经验都很丰富。

    乐怡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实验室,累了就会住在实验室附带的小套房里,鲜少回宿舍住。舍友们都快忘了她的脸。

    学校放寒假了,别人沉浸在春节的喜庆气氛中,乐怡大年三十都在实验室。

    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,再努力一下。

    终于,功夫不负苦心。

    她看着手中的成品,长长吐出一口气。这次在国外的学习对她帮助很大,还有萧清平提供的材料方面的知识,都很有用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