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章 他脏了-《穿成年代文的极品女配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在一片沉寂中,  乐怡慢悠悠的开口,“你们知道我国总理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吗?”

    这个话题太高大上了,村民们听都没听说过。

    “什么?”大家感觉跟乐怡是两个世界的人,  也不知这种感觉是怎么来的。

    乐怡轻轻叹气,一脸的你们居然这么笨?嫌弃!

    “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适用于世界各国的交往,也适用于我,  和,你们之间的相处。”

    世界各国交往这种话一出,  这格局一下子就不一样了,逼格也出来了。

    谁都不敢开口,  生怕说错话惹上麻烦,这丫头年纪虽小,  但心眼多的要命。

    乐怡抿了抿小嘴,用一种大人跟小朋友说话的谆谆教诲语气,  “向敬爱的总理学习,大家都要乖乖听他的话哦。”

    扔下这句话,  她牵着弟弟的手走进学校。

    吴校长默了默,都不用自己出手,乐怡一个人就扫平了这些人。

    到底是这种人太弱,  还是乐怡太强?这个问题值得好好研究一下。

    留下一群脸色发青的村民们,“她到底在说什么?我怎么听不懂?”

    “我也没听懂,  好像是说,我们欺负她,就是不听总理的话?是这个意思吗?”

    这也太冤枉了。

    “好像是,  这孩子才几岁啊,怎么心里弯弯绕绕的,比大人还厉害的?”

    “看看她是谁的女儿。”

    大家:……

    那曾经是天边的云,  无数男人的梦啊。

    有人轻轻叹息,“我在她面前像个二傻子。”

    众人又一次沉默了,谁不是呢?

    一个女人忍不住问道,“所以,什么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?我只想知道这个,村支书,快给我们说说。”

    村支书算是红星村最有文化的人,也是最有实权的。

    村支书是王海燕的亲叔伯,是这次的召集人。

    他们王家还没有吃过那样的亏,这口气怎么也得讨回来。

    结果……“我要是知道,还会站在这里吗?早就当大官了。”

    他得去翻翻新闻,查查什么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,免得又闹出笑话。

    “乐怡知道!”不知哪个棒槌脱口而出。

    气氛一下子尴尬起来,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不约而同的望天。

    反正就是不看村支书!

    村支书:……心好累。

    乐怡将弟弟送到教室,让弟弟给同班的小学鸡们发了瓜子水果硬糖,就赢得了小学鸡们的喜爱。

    见弟弟顺利融入集体中,乐怡这才放心的转身离开。

    刚走出教室,后面传来熟悉的声音,“小怡,我……我不是不想等你们……我爸妈……”

    是乐小桃,她怯生生的咬着嘴唇,局促不安极了。

    是因为她父母不允许。

    她害怕父母生气,也怕被传染得病,这才先走了。

    乐怡淡淡一笑,“没事,回去跟家里人说,我们姐弟都打了疫苗,很安全,让他们不要担心。”

    这是反话,但乐小桃没听出来,想到家里人对三房的辱骂,是担心吗?并不是!

    但她再傻,也知道不能说出来。

    “小怡,你别生我的气,好吗?”

    乐怡有什么好生气的,乐小桃只是堂姐,她也只是一个胆小怕事的孩子,她不等他们也是人之常情,是她的性格。

    “不生气,我要去上课了,你也回教室吧。”

    乐怡走进自己的教室,同学们都用奇怪的眼神看着她。

    她也不在意,悠然自得的走向自己的的座位,忽然,程慧冲她扑了过来,张开双臂抱住她,笑嘻嘻的说道,“乐怡,你特别特别厉害,那些大人都拿你拿办法,从今天起,你就是我一生的偶像了。”

    忽如其然的拥抱让乐怡身体一僵,她不习惯这样的亲近。

    但听着程慧热情的话,她心里一片温暖,“你就不怕被传染?”

    程慧抱的更紧了,小脸还蹭了蹭,“我才不怕呢。”

    另一个女生哒哒的跑过来抱抱,“我也不怕。”

    “我也不怕。”女生们都涌了过来,个个小脸红扑扑的。

    乐怡这么厉害,病魔都怕她!嗯,这一刻她们都是乐怡的脑残粉。

    乐怡心口热乎乎的,眉眼弯弯,露出一丝开心的笑。

    孩子才是最天真无邪,最简单纯粹的一群人。

    谁强就信服谁!

    男生们羡慕的看着女生们抱成一团,啊啊啊,他们也想抱抱。

    乐小兵神色很复杂,在家里长辈都不喜欢乐怡,还警告他们不要接近乐怡。

    但在学校里,大家都喜欢乐怡。

    这到底是为什么呢?他迷惑了。

    乐怡在学校里如鱼得水,跟同学相处的很好,学习更是小菜一碟,老师经常在课堂上提问,她都能回答的明明白白。

    村民们虽然不敢上门,但对乐国荣父女三人也不排斥,听说打了疫苗嘛。

    乐怡凡事小心,上下学都是跟同村十几个孩子一起走,从不落单。

    回家后,她就帮妈妈打下手,很少出门转悠。

    吴小青做熟了,又有一家人帮忙,一天能做两百个发饰,二十个大包,二十个小包,算下来也有二块左右。

    乐怡只负责绣图案,不用太大,起个画龙点晴的作用。

    她捏了捏酸疼的脖子,忍不住感慨钱不好赚,“要是有个缝纫机就好了,能省好多时间。“

    吴小青只是笑笑,”村子里就一家有缝纫机,就是海叔家。“

    海叔家就是乐家村的村支书,一个儿子娶了镇上姑娘,经常有新鲜玩意。

    乐国荣累了一天,但看着忙碌的妻儿,大家一起挣钱,一起往一个方向使劲,心里很满足。

    “等我们赚了钱就买一台。”

    分家时只有一百钱和这个破旧屋子,对了,还有三只鸡,别的什么都没有。

    但自由啊,想吃米饭就米饭,想吃饺子就吃饺子,没人再克扣妻儿的口粮,也没人动不动就说,我养了你们一家子。

    分家后小日子一点点好起来,置办的东西也会越来越多的。

    吴小青不禁苦笑,“票不好搞。”

    “总有办法的。”乐国荣对自家信心十足。

    他下地干活挣一家子的口粮,媳妇的钱就添置东西,供孩子们读书,完美。

    他忽然想起一事,“对了,那个男知青徐蒙当上村里会计了。”
    第(1/3)页